全國統(tǒng)一服務熱線:15221858802
蝴蝶也許沒有人類那么銳利的視覺,但是它們的眼睛在某些方面比我們有優(yōu)勢。它們的視野比我們的要大,而且能夠捕捉到快速移動的物體,此外,它們還能夠分辨出紫外線以及偏振光。
如今,研究者們發(fā)現(xiàn)一類澳大利亞的燕尾蝶-青鳳蝶(如圖所示),它zui為人所知的是靚麗的藍綠色外觀。
研究者們發(fā)現(xiàn),它們的每只眼睛含有至少15中不同類型的光受體,能夠識別各種顏色。相關結(jié)果發(fā)表在zui近一期的《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》雜志上。
這一結(jié)構(gòu)相當于我們?nèi)祟愌劬χ械臈U細胞與錐形細胞。為了進一步了解蝴蝶視網(wǎng)膜的進化機制,研究者們利用生理學、解剖學以及分子實驗檢測了從日本捕捉到的200只雄性青鳳蝶。(之所以只研究雄性,是因為研究者們難以捕獲到相同數(shù)量的雌性青鳳蝶)。
他們發(fā)現(xiàn):不同的顏色能夠刺激不同類型的光受體。比如,紫外光能夠激活一類光受體,而另外一種偏藍一點的光能夠激活其他三類。綠光能夠激活四類。大部分昆蟲僅僅擁有三類光受體。即使是我們?nèi)祟悾矁H僅擁有三類錐形細胞,不過我們卻能夠識別數(shù)百萬種顏色。蝴蝶眼部負責顏色識別的受體共有四類,其中包括紫外光的識別。那么剩余的11類受體為什么在進化的過程中保留下來呢?科學家們猜測,剩余的這些受體可能是方便其它一些活動的進行,比如交配。例如,由于蝴蝶的眼睛對于藍-綠區(qū)間的光具有高度的分辨率,那么雄性的蝴蝶就能夠時刻保持對異性的關注,即使它們飛向了藍天。